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我国保健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保健品大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保健品的消费也日趋大众化,从过去的可选消费品转为必选消费品,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当前,保健品市场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需求升级。中国保健品市场大且增长快,消费者人群进一步细分,其需求从单一元素补充向复合型及个性化发展,消费者需求正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是产品为王。伴随市场消费升级,优质产品、强品牌力将成为未来引领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入“产品为王”的竞争时代。 三是跨国合作成为“新常态”。海外知名品牌虽然在电商渠道有较快发展,但正日益受到更加严格监管的影响,未来跨国合作、资源互补将成为“新常态”。过去20多年间,保健品在中国诞生、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海外保健品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放眼未来,中国保健品市场将走向何方?

2015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相比2005年的约450亿元增长了2.7倍。纵观全球美国与中国占据了保健品市场的半壁江山。2005-2015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增速达到13%,居世界首位;美国市场规模排名第一,但增速仅为6%。对比中美保健品消费习惯可发现,中国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美国的保健品渗透率达50%,而中国仅为20%;美国有60%的保健品消费者属于粘性用户,而中国仅有10%;此外,就人均消费金额而言,中国仅为美国的1/8。
中国保健品市场预计仍将以高于本国GDP的速度增长,2015-2020年的年均增速将约为7%,市场规模预计至2020年将约为1800亿元。推动中国保健品市场迅猛发展的主要力量有四方面:从治疗向预防消费诉求的转变、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需求的精细化,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保健品的追求。政策驱动“治疗向预防”转变:与发达国家类似,中国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着医保资金入不敷出的压力,中国医改亦在积极鼓励从治疗向预防的转变。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将“大健康”提升为国家战略。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推出标志着国家历史性地从政策高度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凸显出保健品行业的价值所在。健康需求精细化:中国消费者对于保健品的功能需求呈现出细分化趋势。我们在2016年的消费者市场研究发现,女性更关注美容养颜、清肠减脂、孕期健康等功能,男性则对肝肾养护、运动营养等有更高需求,婴童的需求多为益智类、骨骼类产品,老年人则关注助眠、心血管健康类的产品。各人群均对基础营养、免疫提升、抗疲劳减压类产品有所需求。
随着跨境贸易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自身健康投资的不断加大,进口的保健品走进了我们的平日生活。从常见的鱼肝油到各种针对性的个性化保健品。保健品的类目不断细分,针对人群更加明确给消费者的选购空间也不断加大。价格方面进口保健品大部分已经与国产保健品售价基本持平或者略贵,不过消费者在自身允许的价格区间中更加倾向于进口的保健品品牌。这次的双11购物节进口保健品销量再创新高,国人对健康好生活的渴望也愈发明显。以后几十年中国将成为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保健品需求必然能带动保健品市场的迅猛发展。
来源:源自邦阅网
